一、建立食品生产场所,在设计与布局时应当按照以下要求:
1. 按照生产流程需要,保证各加工区域布局合理,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污染;
2. 食品加工场所应尽可能独立,不同清洁区域之间应进行有效隔离;
3. 食品包装间应独立分隔,并配有专用包装清洁设施;
4. 食品原料、半成品和成品应分别存放在不会受到污染的区域,并明确标识;
5. 生产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,并保持空气流通;
6. 生产场所应符合卫生防疫部门对食品生产场所的相关规定。
二、在食品生产过程中,应当遵循以下规定:
1.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、工器具和容器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规定,并定期进行清洗消毒;
2. 食品加工用水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,防止污染和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;
3. 食品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,防止交叉污染;
4. 食品生产过程中应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,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;
5. 生产场所应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进行消毒和卫生清洁工作。
三、在食品包装方面,应当遵循以下规定:
1. 食品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规定,并具有清洁卫生条件;
2. 食品包装间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,保 持食干品燥包卫装生标;识
应3当.清晰、准确、完整地标注食品名称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贮存条件等信息。
四、在食品贮存方面,应当遵循以下规定:
1. 食品贮存场所应保持干燥、通风、卫生良好;
2. 食品贮存应当分类、分架存放,并定期检查;
3.贮 存食场品所应建立台账管理制度,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。
五、在人员管理方面,应当遵循以下规定:
1. 从事食品生产、包装、贮存等环节的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;
2.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,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;
3.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场所前应进行洗手消毒,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和鞋靴。
六、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,应当建立以下制度:
1. 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制,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;
2. 建立食品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制度,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;
3. 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自查制度,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;
4. 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制度,及时处理突发事故并加强预防措施。
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,可以有效地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,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消费者的信心。同时,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具有积极的作用。